太子退婚后我嫁给了他弟

太子退婚后我嫁给了他弟

作者: 我的梦中情房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太子退婚后我嫁给了他弟男女主角分别是赵胤温作者“我的梦中情房”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1 当众退婚三月的长安桃花正温婉站在太子选妃大典指尖死死掐进掌她身着淡青色罗在一众华服贵女中显得格格不周围投来的目光如针般刺在她身有嘲有怜更多的是幸灾乐商贾之也配来参加太子选妃?丞相之女苏玉瑶用团扇掩唇轻声音却故意提高了几听说温姑娘与太子有婚约?莫不是做梦梦来的吧?周围响起一阵哄温婉面色不只是挺直了脊那婚约是十年前定下当时...

2025-04-14 16:56:29

1 当众退婚三月的长安城,桃花正艳。温婉站在太子选妃大典上,指尖死死掐进掌心。

她身着淡青色罗裙,在一众华服贵女中显得格格不入。周围投来的目光如针般刺在她身上,

有嘲弄,有怜悯,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商贾之女,也配来参加太子选妃?

"丞相之女苏玉瑶用团扇掩唇轻笑,声音却故意提高了几分,"听说温姑娘与太子有婚约?

莫不是做梦梦来的吧?"周围响起一阵哄笑。温婉面色不变,只是挺直了脊背。

那婚约是十年前定下的,当时她父亲温明远救驾有功,先帝亲口许下的承诺。如今父亲病逝,

家道中落,这婚约便成了笑话。"太子殿下到——"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太子赵景琰身着明黄锦袍,眉目如画,却带着几分轻浮之气。

他的目光扫过众女,在看到温婉时明显一滞,随即皱起眉头。"今日选妃大典,

本宫有一事需当众说明。"赵景琰走到温婉面前,从袖中取出一纸婚书,"这份婚约,

今日作废。"他当众将婚书撕成两半,碎片如雪般飘落在温婉脚边。"商贾之女,

不配为太子妃。"赵景琰冷声道,"本宫心仪之人,是苏丞相之女玉瑶。

"温婉看着地上的碎片,耳边嗡嗡作响。她缓缓抬头,对上太子倨傲的目光,忽然笑了。

"殿下确定要如此?"她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大殿为之一静。

赵景琰显然没料到她会这样回应,一时语塞。苏玉瑶见状,立刻上前挽住太子的手臂,

娇声道:"温姑娘,殿下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你若是识相,就该自行离去,免得难堪。

"温婉没有理会苏玉瑶,只是直视着太子:"先帝赐婚,殿下今日毁约,就不怕天下人议论?

""先帝已逝,如今是父皇的天下。"赵景琰不屑道,"你父亲不过是个商人,

救驾之功早已赏过,难道还想靠这个攀附一辈子?"温婉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皇上驾到——"所有人都慌忙跪下行礼。温婉垂首跪着,

只看到一双绣着金龙的靴子从她面前经过,停在了那堆婚书碎片前。"这是何物?

"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问道。赵景琰声音有些发颤:"回父皇,

是...是儿臣与温氏的婚约,儿臣今日...""你今日当众毁约?

"皇帝的声音冷了几分。温婉悄悄抬眼,第一次看清了当今天子的模样。皇帝赵胤年近四十,

面容刚毅,眉宇间不怒自威,与太子轻浮的气质截然不同。他正低头看着那些碎片,

神色莫测。"陛下。"温婉突然开口,"民女有话要说。"大殿内一片死寂。

谁也没想到一个被退婚的女子敢在皇帝面前开口。赵胤转头看她,目光如炬。"讲。

"温婉直起身子,不卑不亢:"婚约是先帝所赐,今日太子殿下当众毁约,民女无话可说。

只求陛下准许民女取回父亲当年救驾时先帝赏赐的玉佩,那是温家唯一的御赐之物。

"她说着,从颈间取出一枚莹白的玉佩,上面刻着"忠勇可嘉"四字。

赵胤的目光在玉佩上停留片刻,瞳孔骤然收缩。他快步上前,竟亲自扶起了温婉。

"这玉佩...你从何处得来?"皇帝的声音有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

温婉不解:"是先帝赐给家父的,民女自幼佩戴。"赵胤深深看了她一眼,

突然转身对满殿朝臣贵女道:"今日选妃大典取消。太子禁足东宫一月,反省己过。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三日后,朕将迎娶温氏为继后。"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

震得所有人目瞪口呆。太子脸色煞白,苏玉瑶直接瘫软在地。温婉也愣住了,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胤却已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温姑娘随朕来。

"2 入宫为后温婉跟着太监穿过重重宫门,心中忐忑不安。皇帝为何突然要娶她?

是因为同情?还是别有用心?她被带到一处僻静的偏殿,皇帝已换下朝服,

着一身玄色常服坐在案前。见她进来,赵胤挥手屏退左右。"坐。"皇帝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温婉谨慎地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殿内焚着龙涎香,袅袅青烟中,

她看到皇帝正盯着她颈间的玉佩出神。"陛下..."她轻声开口,

"民女不明白...""这玉佩并非先帝赐给你父亲的。"赵胤突然道,

"它原本属于昭阳公主。"温婉一怔:"昭阳公主?""十六年前,昭阳公主刚满月时,

先帝亲手将这玉佩系在她颈间。"赵胤的目光变得深远,"后来宫中生变,公主失踪,

先帝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温婉心跳加速:"陛下是说...""朕不确定。"赵胤摇头,

"但你的眉眼,与先皇后有七分相似。"温婉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脸。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与父母长得不像,父亲曾说她是捡来的孩子,却从未细说缘由。

"若您怀疑民女是公主,为何不查证清楚,反而要..."她咬了咬唇,"娶民女为后?

"赵胤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丞相苏恒把持朝政多年,太子又与其女纠缠不清。

朕需要一个理由制衡他们。"他放下茶盏,"再者,若你真是公主,朕更不能让你流落民间。

"温婉听出了弦外之音——皇帝是在保护她,也是在利用她。"陛下不怕民女并非公主,

让您白费心思?"赵胤忽然笑了:"即便不是,朕也需要一位皇后。你今日在大殿上的表现,

很合朕意。"温婉垂下眼帘。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被太子当众退婚,

若不接受皇帝的安排,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民女...遵旨。"三日后,

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婚礼在皇宫举行。皇帝亲自到温府迎亲,十里红妆从城门排到宫门。

长安百姓议论纷纷,谁也没想到一个被太子退婚的商贾之女,竟一跃成为当朝国母。

大婚当晚,温婉身着凤冠霞帔坐在坤宁宫中,手中紧握着那枚玉佩。

她想起父亲临终时的话:"婉儿,若有人认出这玉佩,你一定要小心..."殿门开启,

赵胤走了进来。他挥手让宫人退下,亲自为温婉取下沉重的凤冠。"累了吧?

"皇帝的声音比白日柔和许多。温婉摇头:"谢陛下关心。"赵胤在她身旁坐下,

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展开后,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画像,怀中抱着一个婴儿。

"先皇后与昭阳公主。"他轻声道,"你看这婴儿的右耳后,是否有一颗红痣?

"温婉下意识摸向自己的耳后,那里确实有一颗红痣,从小到大都有。她震惊地看向皇帝,

心跳如鼓。赵胤收起画卷,神色复杂:"明日朕会让太医为你验血。若确认无疑,

你便是大周唯一的嫡公主,先帝血脉。

"温婉声音发颤:"那为何...""为何不直接公开?"赵胤苦笑,"朝中势力复杂,

若贸然宣布,恐对你不利。以皇后身份入宫,反而安全。"他起身走向殿门,

在离开前回头道:"太子明日会来请安,你知道该怎么做。"殿门关上后,

温婉终于瘫软在床。一夜之间,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从被抛弃的商贾之女,

到可能成为先帝遗孤,再到当朝皇后...这一切太过离奇。她握紧玉佩,

想起太子撕毁婚书时傲慢的神情,想起苏玉瑶讥讽的笑脸。

一个念头在心中生根——若她真是公主,那么太子赵景琰,不过是她的...侄儿?

3 权力反转次日清晨,温婉刚梳妆完毕,太监便来通报太子求见。"宣。

"她端坐在凤座上,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一些。赵景琰走进来时脸色铁青,

行礼的动作僵硬如木偶:"儿臣...拜见母后。"这一声"母后"叫得咬牙切齿。

温婉看着他低垂的头颅,想起昨日他还高高在上地撕毁她的婚书,今日却不得不向她行礼。

命运何其讽刺。"太子请起。"她故意停顿片刻才开口,"赐座。"赵景琰抬头,

眼中满是愤恨:"母后好手段,一日之间从弃妇变国母。

"温婉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盏:"本宫这杯茶,太子不敬一杯吗?"殿内宫人倒吸一口凉气。

按礼制,太子确实应向新后敬茶,但谁也没想到温婉会直接提出。赵景琰脸色由青转白,

又由白转红。他死死盯着温婉,仿佛要用目光将她刺穿。温婉坦然迎视,

唇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终于,太子僵硬地接过宫女递来的茶,

单膝跪地举过头顶:"请...母后用茶。"温婉伸手去接,

却在碰到茶杯的瞬间"失手"打翻。"哎呀,凉了。"她惋惜道,"换一杯吧。

"赵景琰猛地站起:"你!""太子。"温婉冷下声音,"本宫现在是你的母后,

你该称'您'。"太子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却不得不重新跪下:"儿臣...知错。

"这一幕很快传遍宫廷。午时刚过,苏玉瑶便哭着闯进东宫,却被侍卫拦在门外。而温婉,

正坐在御花园的亭子里,听皇帝讲述十六年前的宫变。"先帝驾崩当日,叛军攻入宫中,

昭阳公主失踪。"赵胤展开一幅地图,"你养父温明远当时是禁军统领,

很可能趁乱将你带出宫。"温婉蹙眉:"父亲从未提起...""他不敢。"赵胤摇头,

"当年参与叛乱的大臣,如今不少仍在朝中,比如..."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远处,

"苏丞相。"温婉心头一震。苏玉瑶的父亲,竟是当年的叛党?"陛下为何告诉我这些?

"赵胤收起地图:"因为从今日起,你要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真正的皇后。

"他递来一份名单,"这些人,你要特别留意。"温婉接过名单,第一个名字便是"苏恒"。

她忽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他不仅要她做皇后,还要她参与朝政,制衡丞相势力。

"明日太医院会来人检查你的血脉。"赵胤低声道,"若是无误,你以皇后身份活动,

反而更方便调查当年真相。"温婉握紧名单,心中燃起一团火。她不仅有了复仇的机会,

还可能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太子、苏玉瑶、苏丞相...所有欺辱过她的人,

都将付出代价。"臣妾...明白了。"夕阳西下时,温婉站在坤宁宫的高台上,

俯瞰整个皇宫。从这里可以看到东宫的屋檐,那里住着曾经羞辱她的太子。而现在,

他每日都要来向她请安,称她"母后"。温婉抚摸着颈间的玉佩,轻声自语:"父亲,

您看到了吗?婉儿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女子了。"她转身回宫,裙裾飞扬,

如一朵浴火重生的凤凰。4 暗流涌动太医令崔明远踏入坤宁宫时,

温婉正在临摹《兰亭序》。她放下毛笔,

看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小心翼翼地从药箱中取出银针与玉碗。"娘娘,请伸出手腕。

"崔太医声音压得极低。温婉卷起衣袖,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银针刺破皮肤的瞬间,

她眉头都没皱一下。鲜血滴入玉碗,发出轻微的"嗒"声。"需要多少?"她问道。

"三滴足矣。"崔太医用一方丝帕按住她的伤口,"陛下命老臣连夜查验,

最迟明日便有结果。"温婉收回手,看向窗外。暮色已笼罩皇宫,东宫方向亮着灯火,

不知赵景琰此刻在做什么。自那日敬茶风波后,太子称病不出已有三日。"崔太医,

"她突然开口,"您在先帝朝便任职太医院,可曾见过昭阳公主?"老者手一抖,

差点打翻玉碗。他谨慎地环顾四周,才低声道:"老臣当年只是小小医佐,仅远远见过一次。

公主满月宴上,先帝亲手为她戴上那枚玉佩。"温婉下意识摸向颈间。

这枚玉佩她戴了十六年,却不知竟有这样的来历。"玉佩上的纹路..."崔太医眯起眼睛,

"若老臣没记错,背面该有'昭阳永耀'四字。"温婉心头一震。

她从未注意过玉佩背面有字。待崔太医退下,她立刻取下玉佩,

借着烛光细看——果然在边缘处发现极小的铭文,正是"昭阳永耀"!"娘娘,陛下到了。

"宫女在门外轻声禀报。温婉匆忙戴回玉佩,起身相迎。赵胤今夜未着龙袍,

只穿一件靛青色常服,腰间悬着一块墨玉,看起来比平日年轻许多。"崔明远来过了?

"皇帝径直走到案前,目光落在那碗血上。温婉点头:"太医说明日便有结果。

"赵胤拿起玉碗,对着烛光观察片刻:"不必等明日。"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

滴入一滴透明液体,"若血变蓝,你便是昭阳。"温婉屏住呼吸。血液在碗中微微晃动,

渐渐泛起一丝蓝色,越来越深,最后如晴空般湛蓝。"果然..."赵胤放下碗,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你当真是先帝血脉。"温婉双腿发软,不得不扶住桌案。

十六年的身世之谜,就这样揭开了?她突然想起父亲临终时欲言又止的模样,

想起他反复叮嘱她永远不要摘下玉佩..."陛下,"她声音发颤,

"我父亲...温明远他...""他是忠臣。"赵胤走到窗前,背对着她,"当年宫变,

叛军欲加害昭阳公主,是他冒死将你带出皇宫。为此,他失去了禁军统领之位,

隐姓埋名成了商人。"月光洒在皇帝肩头,勾勒出一道孤寂的轮廓。温婉忽然意识到,

眼前这个男人或许比她想象的更了解她的过去。"为什么现在才找我?

"她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赵胤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痛色:"朕登基之初,朝局不稳。

苏恒一党把持朝政,若昭阳公主突然现身,只会成为他们的棋子或..."他顿了顿,

"或必须除去的障碍。"温婉心头一凛。她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以皇后身份入宫,

反而比以公主身份更安全。"从今日起,"赵胤走近她,声音低沉,

"朕会亲自教你如何做一位真正的皇后。朝堂之上,

你我是君臣;私下里..."他伸手轻抚她的发丝,"你可以唤朕一声'皇叔'。

"温婉抬眼看他。皇帝眼中竟有一丝她读不懂的温柔,让她心跳加速。这个男人的心思,

比她想象的更加深不可测。"是,皇叔。"她轻声应道。东宫内,

赵景琰将一叠密信狠狠摔在地上。"废物!查了三天,就查出这些没用的东西?

"跪在地上的暗卫首领额头抵地:"殿下恕罪。温家背景极为干净,

温明远确是先帝朝禁军统领,后因伤退役经商。但有一事蹊跷——温婉并非其亲生女儿,

而是十六年前突然出现在温府的。

"太子眯起眼睛:"十六年前...那不正是昭阳公主失踪的时间?""正是。

"暗卫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属下查到苏丞相府中藏有一份关于当年宫变的密档,

但看守森严,无法得手。"赵景琰冷笑一声:"我那'母后'若真是昭阳公主,

事情就有趣了。"他踱步到窗前,望向坤宁宫的方向,"继续查!特别是那枚玉佩的来历。

"五日后,重阳宫宴。温婉身着正红色凤袍,头戴九凤冠,端坐在皇帝身侧。

这是她第一次以皇后身份出席重大场合,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皇后今日气色甚好。"赵胤举杯向她示意,眼中带着鼓励。温婉微笑回礼。

经过这几日的特训,她已基本掌握了宫廷礼仪。崔太医每日送来调理气血的汤药,

让她原本苍白的脸色红润了许多。"苏丞相到——"随着太监的唱喏,

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步入大殿。温婉立刻绷紧了神经——这就是当朝丞相苏恒,

苏玉瑶的父亲,也是当年宫变的主要嫌疑人之一。苏恒行礼后,

目光在温婉颈间的玉佩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但那一瞬的异样没能逃过温婉的眼睛。"陛下,老臣携小女前来请罪。"苏恒拱手道,

"前日太子选妃大典上,小女言行无状,冒犯了皇后娘娘。"苏玉瑶跟在父亲身后,

脸色惨白。她机械地行完礼,眼睛却一直盯着地面,不敢与温婉对视。

温婉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琉璃杯:"苏小姐何罪之有?不过是说了实话罢了。"她语气轻柔,

却让满殿为之一静,"本宫确实出身商贾,不比苏小姐金枝玉叶。"苏玉瑶猛地抬头,

眼中闪过一丝怨毒。温婉恍若未见,继续道:"不过既然入了宫,本宫自当谨记身份。

苏小姐,你说是不是?"最后一句话如一把软刀,直刺苏玉瑶心口。她双唇颤抖,

却说不出一个字。"玉瑶!"苏恒低喝一声,"还不谢皇后娘娘教诲!

"苏玉瑶僵硬地行礼:"谢...皇后娘娘教诲。"温婉满意地点头,

余光却瞥见太子赵景琰正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那目光中不再是最初的轻蔑,

而是某种复杂的探究。宴会进行到一半,皇帝突然宣布:"自今日起,

皇后将协助朕批阅部分奏章。众卿若有要事,亦可先禀明皇后。"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自古后宫不得干政,皇帝此举无疑打破了祖制。苏恒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

这恐怕不妥...""有何不妥?"赵胤冷声打断,"皇后聪慧过人,近日帮朕整理奏章,

见解独到。再者,只是协助批阅,最终决策仍在朕。"温婉没想到皇帝会在此时公开此事。

她看向赵胤,后者对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信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挺直腰背,

迎向朝臣们或惊讶或不满的目光。"本宫虽才疏学浅,但愿为陛下分忧。"她声音清亮,

回荡在大殿中,"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大人不吝指教。"说是不吝指教,

但那威严的目光却让想要反对的大臣们噤若寒蝉。这一刻,

温婉真正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不是借皇帝之势,而是她自己作为皇后,

作为昭阳公主的威严。宴会结束后,赵胤留下温婉在御书房。"今日表现很好。

"皇帝难得地赞许道,"苏恒已经起疑,但越是这样,他越不敢轻举妄动。

"温婉取下玉佩放在案上:"皇叔,这玉佩到底有何特殊?为何苏恒看到它时神色大变?

"赵胤拿起玉佩,轻轻摩挲背面的铭文:"这是开启先帝密匣的钥匙。"他压低声音,

"密匣中藏有当年宫变的真相,以及...传国玉玺的下落。"温婉倒吸一口冷气。

传国玉玺自先帝驾崩后便失踪了,这也是赵胤登基时最大的遗憾——没有传国玉玺,

他的皇位始终缺一分正统性。"密匣在何处?""朕找了十六年,始终未果。"赵胤摇头,

"但苏恒一定知道些什么。今日他看你的眼神,分明是认出了这玉佩。

"温婉沉思片刻:"皇叔,让我去查。作为皇后,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命妇女眷,

或许能从苏夫人那里探听一二。"赵胤凝视她许久,突然伸手抚上她的脸颊:"婉儿,

这很危险。"第一次听他唤自己的闺名,温婉心头一颤。皇帝的手掌温暖干燥,

让她想起父亲在世时的感觉,却又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我不怕。"她坚定地说,

"既知自己是昭阳公主,查明当年真相便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赵胤深深看着她,

终于点头:"好。但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全自己最重要。"他顿了顿,

"朕...我已经失去过你一次,不能再失去第二次。"这句话让温婉心头一热。

她忽然意识到,在这场权谋游戏中,她与皇帝之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合作关系。夜深了,

温婉回到坤宁宫,却发现案上多了一封信。拆开后,只有一行字:"玉佩关乎性命,

勿再示人。——景琰"温婉蹙眉。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警告?还是...提醒?

她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这座充满秘密的皇宫。

她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一场远比个人复仇更危险的权力游戏。而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5 玉佩之谜温婉将整个身子浸在洒满玫瑰花瓣的浴池中,热气蒸腾,

总算缓解了连日来的疲惫。自从皇帝宣布她将协助处理朝政,每日寅时起、子时歇已成常态。

"娘娘,要添热水吗?"宫女在屏风外轻声询问。"不必。"温婉闭目养神,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玉佩。水温渐凉,她起身时,玉佩链子突然断开,

白玉坠子"叮"的一声落在青石地上。"奴婢该死!"宫女慌忙跪下。温婉摆摆手示意无妨,

自己弯腰去捡。就在她指尖触及玉佩的刹那,

一道细缝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枚戴了十六年的玉佩,竟然有机关?她裹上寝衣,

挥手让宫女退下,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就着烛光细细端详。玉佩边缘那道细缝极不明显,

若非今日意外掉落,恐怕永远不会被发现。温婉用簪子尖轻轻拨弄,

玉佩竟如贝壳般分成两半。内里中空,藏着一片薄如蝉翼的丝绢,

上面用朱砂写着几行小字:"朕已知晓叛军计划,传国玉玺藏于昭阳殿匾后。苏恒非主谋,

真凶腕有青龙纹。护朕血脉,大周正统永续。——先帝绝笔"温婉的手不住颤抖,

丝绢上的字迹已经褪色,却依然能感受到书写时的决绝。这是先帝的遗诏!

父亲冒死带她出宫时,竟将如此重要的密信藏在了她的玉佩中。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温婉慌忙将丝绢塞入袖中,合拢玉佩。"娘娘,太子殿下求见。"宫女的声音透着为难,

"奴婢说了您正在沐浴,可殿下坚持...""让他稍等。"温婉快速穿好衣裳,

将玉佩藏入妆奁最底层。当她走出内室时,赵景琰正在外殿踱步。见到她,

太子草草行了一礼,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她空荡荡的颈间。"这么晚了,太子有何要事?

"温婉端坐主位,努力保持镇定。赵景琰挥手屏退左右,

压低声音道:"母后近日可还戴着那枚玉佩?"温婉心头一紧:"太子为何关心本宫的饰物?

""因为那会要了你的命。"赵景琰上前一步,眼中竟有几分急切,

"苏恒已经派人盯上你了。今日宫宴上,他的眼线一直在观察你的玉佩。"温婉暗自吃惊。

太子为何突然关心她的安危?是真心提醒,还是另有所图?"多谢太子提醒。"她不动声色,

"不过一枚寻常玉佩,何至于...""那不是寻常玉佩!"赵景琰打断她,声音压得更低,

"那是昭阳公主的贴身之物,上面有开启先帝密匣的纹路。苏恒找它找了十六年。

"温婉心跳如鼓。太子竟知道这么多!他是否也猜到了她的真实身份?

"太子为何告诉我这些?"她直视赵景琰的眼睛,"你我之间,似乎并无这般情谊。

"赵景琰神色复杂,沉默片刻才道:"因为我发现了一些事...关于当年宫变,关于苏家。

"他犹豫了一下,"母后可知,苏恒每月十五都会秘密会见一个人?"温婉摇头。

太子继续道:"我派人跟踪了三个月,终于在前夜看清了那人面目——是北境节度使韩德让!

他手腕上,纹着一条青龙。"青龙纹!温婉险些惊呼出声。

这不正是先帝密信中所说的"真凶"特征吗?"太子为何调查这些?"她试探道。

赵景琰冷笑:"苏恒想把女儿塞给我,无非是想控制未来的皇帝。我赵景琰虽不才,

却也不愿做他人傀儡。"他顿了顿,语气突然软化,

"况且...那日母后打翻凉茶时眼中的神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昭阳公主画像。

"这句话如一道惊雷劈在温婉心头。太子竟已猜到了她的身份!"太子慎言。"她强自镇定,

"昭阳公主早已...""我知道她还活着。"赵景琰突然单膝跪地,"无论母后承认与否,

从今日起,景琰愿效犬马之劳。"温婉看着跪在面前的太子,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这个曾经羞辱她的男子,此刻眼中竟有几分真诚。是陷阱还是真心?她不敢轻信,

但若先帝密信为真,那么苏恒背后另有主使,太子或许真能成为盟友。"起来吧。

"她最终道,"此事容后再议。你先告诉我,

韩德让与苏恒密谈的内容..."两人低声交谈至深夜。送走太子后,温婉辗转难眠,

索性起身去了御书房。出乎意料的是,这么晚了,御书房仍亮着灯。推门而入,

只见赵胤伏在案前睡着了,面前堆着高高的奏章。烛光下,他眉心的皱纹显得格外深刻。

温婉轻手轻脚走近,想为他披上外袍,却被他手边一封信吸引了注意。

信封上赫然写着:"韩德让密函,苏恒亲启"。温婉心跳加速。这是苏恒与韩德让的密信!

皇帝是如何得到的?她正犹豫是否该看,一只温暖的手突然覆上她的手腕。"婉儿深夜来此,

是想看这个吗?"赵胤不知何时醒了,声音里带着疲惫的沙哑。

温婉慌忙后退:"臣妾冒犯..."赵胤却将信递给她:"看吧。既然决定与你共查此事,

朕便不会隐瞒。"温婉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重阳节前务必得手,玉佩关乎大计。

青龙已苏醒,静待东风。""这信是今早截获的。"赵胤揉了揉太阳穴,

"朕怀疑他们要在重阳宫宴上行动。"温婉想起先帝密信中的"青龙纹",

决定赌一把:"陛下,臣妾今日发现了这个。"她从袖中取出那片丝绢。赵胤读完后,

脸色大变:"这...这是先帝笔迹!你从何处得来?"温婉将玉佩机关一事和盘托出,

唯独隐去了太子来访的情节。赵胤听完,竟一把将她拥入怀中。

"十六年了..."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朕终于找到了..."温婉僵在他怀里,

鼻尖萦绕着龙涎香与墨汁混合的气息。皇帝的心跳声透过衣料传来,强而有力。

这个拥抱转瞬即逝,赵胤很快松开手,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婉儿,从现在起,

你必须格外小心。"他严肃道,"重阳宫宴上,无论发生什么,都要紧跟朕身边。

"温婉点头,突然想起一事:"陛下,昭阳殿现在何处?

先帝说传国玉玺藏在...""昭阳殿在十六年前那场大火中已化为灰烬。"赵胤苦笑,

"朕登基后重建了宫殿,但匾额都是新的。"线索又断了。温婉失望地叹了口气。

赵胤却轻轻抚上她的发丝,动作温柔得不像一国之君。"别急,我们还有时间。

"他的手指在她发间停留片刻,又克制地收回,"天快亮了,你先回去休息。

明日朕教你如何批阅军报。"温婉行礼告退,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回头。

赵胤已经重新伏案工作,烛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这一刻,

她忽然看清了自己的心——她已不仅仅是为了复仇而留在这深宫之中。翌日午后,

温婉正在御花园凉亭中研读兵部奏章,宫女来报苏玉瑶求见。"她来做什么?"温婉蹙眉。

自那日宫宴后,苏玉瑶一直称病不出。"苏小姐说,是来向娘娘请教女红。"温婉冷笑。

苏家父女果然坐不住了。她合上奏章:"让她过来。"苏玉瑶今日打扮得格外素净,

一改往日华丽风格。行礼时,她眼睛不住地往温婉颈间瞟,显然是在寻找那枚玉佩。

"苏小姐气色不错。"温婉故意道,"看来病已大愈?"苏玉瑶勉强一笑:"托娘娘洪福。

玉瑶今日来,是想请教双面绣的针法..."她拿出一块绣了一半的帕子,

"听闻娘娘绣工了得..."温婉接过帕子,一眼就看出针脚粗糙,根本不是真心请教。

她不动声色地讲解起来,暗中观察苏玉瑶的反应。"娘娘的玉佩怎么没戴?

"苏玉瑶终于忍不住问道,"那日宫宴上见的,真是精巧...""收起来了。

"温婉轻描淡写,"怎么,苏小姐对首饰也感兴趣?

"苏玉瑶讪笑:"只是觉得别致...像在哪见过..."谈话间,一名太监匆匆走来,

在温婉耳边低语几句。温婉神色一凛——太子派人来报,

苏恒今早秘密接见了一名手腕有青龙纹的男子!"苏小姐,"温婉突然起身,

"本宫突然想起还有奏章未批,改日再聊吧。"苏玉瑶只得告退。等她走远,

温婉立刻吩咐:"备轿,本宫要去见太子。"轿子刚出御花园,一道人影突然从假山后闪出。

温婉正要呼救,却发现来者是赵景琰。"母后不必去东宫了。"太子神色紧张,

"我刚得到消息,韩德让已经秘密进京,就藏在苏府密室!"温婉倒吸一口冷气:"你确定?

""我的人亲眼所见。"赵景琰递过一张纸条,"这是他们下次密会的时间地点。

"温婉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三日后子时,昭阳旧址"。昭阳旧址!

那不正是传国玉玺可能藏匿的地方吗?"太子,此事需立刻禀报陛下...""不行!

"赵景琰急道,"父皇身边有苏恒的眼线。

若打草惊蛇..."温婉沉思片刻:"那我们先去探查。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赵景琰点头:"我已安排妥当。三日后,我会派人来接母后。"两人正说着,

远处传来脚步声。太子迅速隐入假山后,温婉整理衣襟,装作独自赏花的模样。

来人是皇帝身边的李公公:"娘娘,陛下召您即刻去御书房。"温婉心头一紧。

皇帝突然召见,是巧合还是...当她踏入御书房时,赵胤正背对着门站在窗前,

身影挺拔如松。"陛下。"她轻声唤道。赵胤转身,脸上带着温婉从未见过的冷峻:"婉儿,

你与太子,在密谋什么?"6 昭阳密会"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温婉强自镇定,

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赵胤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书案前,

取出一封密信递给她:"今早暗卫截获的。"温婉展开信纸,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昭阳旧址,子时,龙抬头。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与太子给她的信息完全一致!

皇帝早已掌握了苏恒与韩德让的密谋。"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朕想知道,

"赵胤打断她,目光如炬,"你与太子为何要瞒着朕行动?"温婉深吸一口气,

决定赌一把:"因为太子怀疑您身边有苏恒的眼线。"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随即竟笑了起来:"景琰长大了。"他走到温婉面前,轻轻抬起她的下巴,"你呢?

你也怀疑朕?"烛光下,赵胤的瞳孔深邃如墨,温婉能清晰看到他眼中自己的倒影。这一刻,

她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她愿意相信这个男人,哪怕赌上性命。"不。"她轻声道,

"我只是...不想让您为难。"赵胤的拇指在她唇边轻轻摩挲了一下,

随即收回:"三日后,朕与你们同去。"三日转瞬即逝。子夜时分,温婉披着黑色斗篷,

在太子心腹的引领下悄悄出了宫。赵景琰已在偏门等候,同样一身夜行装扮。"父皇知道了?

"他低声问,眼中满是警惕。温婉点头:"陛下会直接去昭阳旧址与我们汇合。

"太子眉头紧锁,却也没再多言。两人借着月色,穿过重重街巷,

来到皇城西侧一片荒废的宫苑。这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在月光下如同鬼魅。

"这就是昭阳殿旧址。"赵景琰压低声音,"当年大火后,再未重建。

"温婉轻抚一块残破的石柱,莫名感到一丝熟悉。恍惚间,

她似乎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廊下奔跑的画面,但转瞬即逝。"有人来了。

"太子突然拉住她躲到断墙后。远处,两个黑影悄然而至。借着月光,

温婉认出其中一人正是苏恒,另一人身材魁梧,

右手腕上隐约可见青色纹身——必是韩德让无疑。"确定是今晚?"苏恒声音中透着紧张。

韩德让冷笑:"青龙七宿齐聚,正是龙脉显形之时。先帝把东西藏在这里十六年,

今晚必须得手。"两人在废墟中搜寻片刻,突然在一处断墙前停下。韩德让从怀中取出一物,

月光下泛着莹白光泽——竟是一枚与温婉玉佩极为相似的玉饰!他将玉饰嵌入墙上一处凹槽,

地面突然传来轻微的震动。一块石板缓缓移开,露出向下的阶梯。"果然在此!

"苏恒声音发颤,"快下去!"待两人身影消失在地下,温婉与太子立刻跟了上去。

阶梯尽头是一间密室,四壁刻满星象图案,中央石台上放着一个鎏金匣子。"传国玉玺!

"韩德让迫不及待地打开匣子,却脸色大变,"空的?!"苏恒惊慌失措:"不可能!

先帝明明...""先帝早有准备。"一个冷峻的声音从入口处传来。赵胤手持长剑,

缓步走下阶梯,"韩爱卿,多年不见,别来无恙?"温婉和太子对视一眼,也现出身形。

密室内顿时剑拔弩张。韩德让先是一惊,随即狞笑:"陛下深夜来此,是为送死吗?

"他猛地抽出一把弯刀,"十六年前让你侥幸逃脱,今日...""韩德让!

"温婉突然喝道,"先帝密诏在此,你还敢造次?"她从怀中取出玉佩中的丝绢,高举过头。

韩德让看到丝绢上的字迹,脸色骤变:"不可能!先帝绝笔怎会在你手中?

""因为她就是昭阳公主。"赵胤冷声道,"当年温明远拼死带出宫的不只是公主,

还有先帝留下的证据。"韩德让眼中凶光毕露:"既如此,你们今晚都得死!

"他吹了声口哨,密室外顿时脚步声杂乱——竟有埋伏!"婉儿,退后!

"赵胤一把将温婉护在身后,长剑直指韩德让。混战一触即发。太子拔剑与苏恒对峙,

赵胤则迎上韩德让。温婉被护在角落,心急如焚。就在此时,她注意到石台底部有一处暗格。

趁着打斗混乱,她悄悄摸到石台边,按下暗格。一块石板弹开,

露出里面的卷轴和一方玉玺——这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陛下!在这里!"她高喊一声。

韩德让闻言,竟不顾赵胤的长剑,直扑温婉而来。千钧一发之际,赵胤飞身挡在她面前,

韩德让的弯刀深深刺入他的肩膀。"皇叔!"温婉失声惊呼。赵景琰见状,一剑逼退苏恒,

转身来援。韩德让见势不妙,突然掷出一枚烟丸,浓烟瞬间充满密室。待烟雾散去,

韩德让与苏恒已不见踪影。"追!"太子正要冲出去,却被皇帝喝住。"别追了。

"赵胤捂着流血的肩膀,"先看看婉儿找到了什么。"温婉扶皇帝坐下,

将卷轴和玉玺递给他。赵胤展开卷轴,是一幅精细的龙脉图,

图上标注着大周各处的隐秘通道和藏宝点。卷轴末端,

是先帝的另一道密诏:"朕早知韩德让谋逆,故设此局。昭阳非朕亲生,实为胤儿之女。

传国玉玺与龙脉图交付昭阳,望其辅佐胤儿治国。大周国祚,系于一线。

——先帝绝笔"温婉读完后,脑中一片空白。昭阳非先帝亲生...而是赵胤的女儿?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宋医生真香了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
  • 小说宋含烟许思思关系
  • 许思思宋含烟后续情节
  • 苏启晨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宋含烟医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