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元年6月的己末日,天微微发亮,梅雨如期漫过京都的皇城午门。
皇宫的鎏金铜狮的双目凝着水珠,红墙在雨雾中晕成洇开的丹砂,连檐角那串镇宅的九鸾铃都浸得发沉,叮当声里透着说不出的沉闷。
雨水从琉璃瓦垄汇聚成帘,砸在汉白玉螭首上溅起细碎水花,那些雕刻着“螭吻”的排水口,此刻正吞吐着连绵不绝的雨线。
雨线落地汇聚成水流,从五具逐渐冰冷的尸体下流淌而过,染成了红色与宫墙交相辉映。
此时乾清宫的汉白玉台阶下,跪伏着密密麻的身影,他们是皇宫的太监、宫女、侍卫、厨师甚至马夫。
这些人,不知是被冰冷的雨线扎进了肌肤,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身体都在瑟瑟发抖。
汉白玉台阶上,排首位置,站着一位身形挺拔,气质高贵,星眉剑目,鼻梁高挺,眼神深邃而锐利,身着明黄色锦袍,袍上绣着金腾云图案的年轻人。
他就是新登基不足一个月的皇帝萧擎宇。
在他旁边,是一位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不怒自威,身穿五爪蛟龙紫色锦袍的皇叔肃亲王萧秉天。
萧擎宇同情的看了看远处冷冷的五具尸体,又望向了旁边的这位皇叔。
在他的记忆里,这位皇叔的表情永远都是高高在上,无喜无忧,冰冰冷冷的,就像死人的脸,萧擎宇不由想到。
“陛下,该添件披风了。”大内总管小安子弓着身体,小心翼翼躲开肃亲王,捧着织金斗篷上前。
斗篷袖口沾着的沉水香混着雨气,竟透出几分沉重和冷冽。
披上斗篷后,萧擎宇又不自觉地望向了不远处被雨雾笼罩的文华殿。
如今的文华殿,那本该存放九龙密令的玄铁小塔内,如今却空空如也。
九龙密令乃萧氏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后,命天下第一铸造大师慧尘子,用那一年天降陨石中所含秘金打造。
陨石所含的秘金,非金非银,不知何物;其遇火不热、遇冰不冷、遇水不沉,遇金不断,乃世间奇物。
九龙密令被分为正令和副令。
一只正令,正面刻九龙腾云俯瞰大地苍生图案;背面太祖皇帝亲手书写,“天命所归”四个大字。
九只副令,其正面分别刻有龙之九子图案;背面还是太祖皇帝手书“莫敢不从”四个大字。
正令留在皇宫,作为皇室圣物,世世代代由皇帝掌管;副令则由太祖皇帝赐予了当时江湖的九大门派世代相传。
持正令者,可号令并调动九大门力量,助其剿灭居心叵测,忤逆作乱之人;
而持有副令者,只要不谋朝篡位,行人神共愤之恶行,将世世代代受皇朝庇佑。
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以前,太祖皇帝领兵起义,意欲推翻昏庸无道的前朝暴君,就在生死存亡之际,江湖九大门派之首率领各派之众,毅然加入太祖皇帝的起义大军,助太祖推翻了前朝,平定了天下。
后来,太祖皇帝便与这九大门派,定下攻守同盟,永结同心之约,并打造了这十只九龙密令
当时为了行事方便,事急从权,太祖皇帝和九大门派之首定下了一个只认令不认人的规矩。
新皇帝萧擎宇,刚刚登基还不足一月,皇宫保管的九龙密令之正令,昨夜竟被人盗走,不翼而飞。
此时皇帝和肃亲王身后的一众皇亲贵族,朝廷大臣,个个皆垂首而立,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台阶下方再次传来“啪啪啪”板子砸肉的敲击声。
“啊……奴才冤枉啊,奴才冤枉啊,饶奴才一命吧,求求陛下,求求王爷,饶奴才一命吧,啊……啊……”被杖击的小太监声嘶力竭的惨叫道,一炷香不到的功夫,惨叫声便由强变弱,逐渐消失不见。
“第几个了?”不夹带一丝感情的声音从肃亲王嘴里缓缓传来。
“启禀王爷,第六个了”大理寺卿王仑回头看了看六具尸体,转过身来毕恭毕敬回答道。
“六扇门的人何在??”肃亲王冷冷道。
“启禀王爷,六扇门总捕头张默在此。”一个身穿六扇门玄衣官服的中年男人从最后面站了出来,弯腰叩首道。
“说说吧。”肃亲王背着双手盯着总捕头道
“启禀王爷,刚才已在文华殿存放玄铁小塔的青铜屋内,仔细勘察过了。
那青铜房屋上所挂的鎏金困龙锁被撬开,上面的撬痕,我和属下一时半会看不出是何物所留痕迹?
玄铁小塔顶部卡扣脱落,顶部有被移动的迹象。
布满整个房间的西域冰蚕丝,它连接着殿外皇宫禁卫军值守房间内的警铃;经询问,案发时,未曾有任何人听见铃声响起;
青铜房屋穹顶,正对着玄铁小塔的九龙飞天格栅,被人用药剂腐蚀脱落;
整个大殿,卑职已带人细细勘察,未发现有其他可疑之处。
初步判断,怀疑是江湖高手潜入皇宫文华殿,撬开了青铜房门之上鎏金困龙锁,再进入房间后,发现整个房间布满了西域冰蚕丝,然后飞身上了文华殿的穹顶,找到九龙飞天格栅,利用药剂腐蚀,使其脱落,再从天而降,揭开小塔顶部,盗走了九龙密令。”六扇门总捕头张默,躬身抱拳回答。
“何时,何人发现?能看出是哪个江洋大盗的手法嘛?”肃亲王慢慢问道
“启禀王爷,值守禁卫军说,他们巡逻到文华殿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看见屋顶有一个黑袍人影一闪而过,随即示警;
皇城禁卫军立即落了皇宫四门,翻遍整个皇城,未见可疑人等,至于究竟是哪个江湖大盗所为?这个……,这个暂时还看不出来,需卑职等详细探查,或许才能找出真凶。”张默忐忑不安的说着。
“呵呵呵,详细探查,怎么个详细之法?何时能找出真凶?”王爷冷笑道
“启禀王爷,属下回去即刻调集历年盗窃卷宗,细细比对查找只要给我一些时日,属下定破此案,找回九龙密令。”张总捕头紧张回道
“一些时日?本王问你,你可知道这九龙密令可号令九大门派?”肃亲王大声道
“回王爷 属下……属下知道。”张总捕头越发不安。
“你既然知道,假设过几天这偷走密令之人就带领九大门派杀进这皇宫,你该怎么办?王爷厉声呵斥道
张默身体一颤,立马跪下,头磕地发出咚咚咚的响声,“陛下恕罪,王爷恕罪,实在是现场线索太少,疑凶作案手法高明,恳请陛下,王爷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查明凶手,将其缉拿并追回九龙密令。”张默额头豆大的冷汗浸出,颗颗滴落在雨水浑浊的地上。
“呵呵呵,紧张什么,本王还没有闲情逸致拿你这小小捕头问罪,依你所言,根据现场所留可疑之迹推断,这应该就是江湖人士所为了?”
“启禀王爷,根据现场可疑之迹来看,的确是江湖人士所为。”
肃亲王皱眉沉思了一下,又将脸转向了台阶之下那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身影。
“一帮愚蠢的奴才,我朝如此重要的圣物都看管不好,留你等何用?昨晚值守的,都杖毙了吧。”说完肃亲王轻轻端起桌案上的玉茶碗,饮了一口玉碗中的极品大红袍。
那红色的茶水浓稠的像血,被一点点吸入他的口中。
台阶下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跪伏身影中,一部人听闻之后,怕自己内心崩溃,发出一点声音,招来了王爷的不满,会死得更快,于是将本来低着的头,紧贴在由污水流淌的地面,身体却因为恐惧,不由自主的强烈抖动起来。
肃亲王略微抬头扫了一眼,便又悠然自得的喝着手中的茶汤。
此刻的皇帝萧擎宇,眼神之中一股愤怒之色掠过,胸口不由自主的微微起伏,显示着内心深处巨大的不平静。
望着眼前魁梧的皇叔,他轻声地道:“皇叔。”
“陛下,有何事?”肃亲王放下手中玉茶碗,慢条斯理的对皇帝说道。
“在朕眼里,皇叔您都是为我们萧氏一族,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英雄;一直是侄儿内心景仰之人。
朕初登大典不足一月,昨夜竟发生这种事情,朕心中也是恼怒不已。
此事事关我朝社稷,朕觉得应当从长计议,彻查此案。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不应枉杀无辜。”
肃亲王听完沉默不语,眼神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皇帝。
萧擎宇虽神色慌张,但却并未躲避肃亲王那仿佛想看透他一般的锐利眼神。
片刻之后,肃亲王突然笑道:“呵呵呵,好,就依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嘛。
不过陛下,皇叔也有一句肺腑之言,这九龙密令对我皇室皇权的重要性,你比我清楚,如果真的因为其出了大乱子,可就不是这几十个奴才的性命能担待的起的。”
“皇叔,九龙密令作为本朝圣物,朕当然知道它对皇室意味着什么,朕的意思,杀了这些人,九龙密令也不会出现;
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动一切资源,速速追查密令下落,防止出现重大变故。”萧擎宇道。
“刚才那个什么总捕头,嗯,还跪着干嘛,赶快起来吧,既然皇上都发话了,你们就按我朝律法速速彻查此案吧,如果有什么难处,直接找陛下吧,时间不早了,我累了,也该回府休息了。”说完肃亲王便带着他的军师盲老,头也不回的大步而去。
“这个老狐狸。”萧擎宇腹诽道。
待肃亲王走远,一众老臣皆不约而同长吐了一口气。
大理寺卿王仑对着皇帝弯腰行礼道:“启奏陛下,下一步该如何是好啊?”
萧擎宇依然看着肃亲王逐渐消失的身影头也不回的道:“先按皇叔所言,将有关人等细细审问,其余无关人等就放了吧。”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现场所有人跪地磕头山呼。
皇帝仿佛没有听见一般,立即转身而去,小安子赶紧跟上,就在离萧擎宇很近的时候,分明听他自言自语道:“好好的,怎么就不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