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暗夜追凶周明林夏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风寒暗夜追凶(周明林夏)

风寒暗夜追凶周明林夏在线免费小说_最新推荐小说风寒暗夜追凶(周明林夏)

作者:李衣秋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风寒暗夜追凶》是李衣秋的小说。内容精选:著名作家“李衣秋”精心打造的悬疑灵异小说《风寒暗夜追凶》,描写了角色 分别是林夏,周明,陈曦,情节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品读!本书共14669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06 14:37:08。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风寒暗夜追凶

2025-07-06 15:04:17

第一章:碎裂的刹车痕暴雨如注,砸在城郊公路的柏油面上,溅起半人高的水花。

午夜的风裹挟着泥土与汽油的腥气,掠过警戒线时,掀起了林夏风衣的下摆。

她站在一辆扭曲的白色轿车旁,车头深深嵌进路边的防护栏,玻璃碎渣混着雨水,

在地面铺成一片闪烁的狼藉。“林队,初步判断是单方事故。”年轻警员小王举着强光手电,

光束晃过变形的方向盘,“死者陈曦,二十四岁,车内无其他人员,

初步尸检未见明显外力损伤,可能是疲劳驾驶。”林夏没应声,蹲下身,

膝盖很快陷进温热的泥水里。她的目光越过杂乱的刹车痕,

落在轮胎与地面摩擦形成的黑色印记上。太浅了,而且带着诡异的顿挫感,

不像是司机发现危险后全力制动的痕迹,更像是……慌乱中一脚轻踩,随即失控。

“刹车痕长度不足五米,”她指尖划过地面,泥浆顺着指缝流下,“车速至少六十码,

这样的距离根本不够刹停。像是突然失去了控制。”小王挠了挠头:“会不会是雨天路滑,

或者刹车失灵?”林夏没回答,目光转向死者陈曦半悬在车外的脚。一双白色帆布鞋,

鞋面上沾满了泥浆,但鞋底边缘,有几处颜色似乎不太一样——那不是纯粹的黑泥,

在手电光的侧照下,竟泛着一丝极淡的、近乎幽蓝的荧光。她的心猛地一沉。“小王,

”林夏的声音有些发紧,“把证物袋给我。”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刮取鞋底边缘的粉末,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近乎颤抖的专注。那荧光太熟悉了,像一根细针,

瞬间刺破了五年前那场噩梦的封口。五年前,“磷火连环凶案”的三名死者,

衣物褶皱里都曾发现过类似的粉末——红磷,一种在暗处会散发微弱荧光的化学物质,

通常用于工业摩擦剂或特定实验。而它出现在这里,

出现在一场看似普通的车祸现场……“林队,这是什么?”小王凑过来看,语气里带着好奇。

“暂时不清楚。”林夏将证物袋封口,指尖冰凉,“先送技术科化验,加急。”她站起身,

雨水顺着额发滴落,模糊了视线。远处的警灯红蓝交替,照亮了陈曦苍白的侧脸。

女孩的眼睛还半睁着,瞳孔里映着雨夜的混沌,仿佛藏着未说完的惊恐。

五年前的画面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阴暗的出租屋,死者手腕上缠绕的红绳,

还有证物袋里那一点点在紫外线下发出幽光的粉末。当时她还是个刚入警队的新人,

跟着老刑警们在现场奔波,第一次见到那种诡异的磷粉时,背脊骨都透着寒气。

案子查了很久,锁定了化学教师赵建明,却因缺乏直接证据不了了之。

赵建明后来离开了本市,像人间蒸发一样。“林夏,”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是她的上司张队。他撑着伞,眉头紧锁,“还在磨蹭什么?现场差不多了,把人带回局里,

写报告。”“张队,”林夏转过身,雨水打在她脸上,“这案子可能不简单。

死者鞋底有异常粉末,我怀疑——”“怀疑?”张队打断她,语气带着不耐,“林夏,

别总盯着那些旧案子不放。五年前的‘磷火’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死结!现在这是车祸,

按流程走,别自己给自己加戏。”他的目光扫过林夏手中的证物袋,眼神有些复杂,

随即移开:“赶紧收队,雨太大了。”张队的态度像一盆冷水,浇在林夏发烫的思绪上。

她看着张队转身离去的背影,握着证物袋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是她太敏感了吗?

还是……这雨夜的残像之下,真的藏着一个被刻意掩盖的秘密?风穿过护栏的缝隙,

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林夏低头看向手中的证物袋,

那里面的粉末在黑暗中似乎仍散发着微弱的光,像一颗冰冷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埋下。

这绝不是一场普通的车祸,而她,必须沿着这丝微光,找回那段被尘封的暗夜记忆。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技术科的电话,声音冷静而清晰:“是我,林夏。

有个紧急样本需要化验,红磷,比对五年前‘磷火案’的存档数据。对,立刻,马上。

”挂了电话,林夏最后看了一眼那辆扭曲的轿车,以及车身上那道碎裂的刹车痕。

雨水正在慢慢冲刷现场,但有些痕迹,一旦留下,就再也无法被彻底抹去。而她预感,

这道裂痕,将撕开的不仅仅是一场车祸的表象,

更是五年前那片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名为“磷火”的阴影。

第二章:磷火的余温技术科的荧光灯在凌晨三点的寂静里发出细微的嗡鸣。

林夏盯着显微镜下的粉末样本,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操作台。玻璃培养皿里,

那些细小的颗粒在特定光源下泛着熟悉的幽蓝——和她记忆中五年前证物袋里的磷粉,

如出一辙。“林队,比对结果出来了。”年轻的化验员小李揉着惺忪的睡眼,

将一份报告推到她面前,“光谱分析和颗粒形态完全一致,就是‘磷火案’里那种工业红磷,

纯度甚至更高。”林夏拿起报告的手微微发颤。不是巧合。绝对不是。普通车祸现场,

怎么会出现与五年前连环凶案高度吻合的化学物质?她想起陈曦那双沾着磷粉的帆布鞋,

想起女孩死不瞑目的眼神,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后颈。“小李,”她声音压低,“这件事,

除了你我,暂时别告诉任何人,尤其是张队。”小李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我明白,林队。

”离开技术科时,天已微亮。晨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夏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档案室。铁门被推开的瞬间,

一股混杂着灰尘和旧纸张的霉味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皱了皱眉。“磷火连环凶案,

2020年档案。”她对管理员说道。厚重的档案盒被从架子上取下,

封皮上的红色印章已有些褪色。林夏找了个角落的桌子坐下,掀开盒盖,

一股尘封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里面是三名死者的资料、现场照片、化验报告,

以及一叠厚厚的讯问记录。第一名死者,吴敏,二十二岁,超市收银员,

尸体在城郊绿化带被发现,颈部有扼痕,衣物口袋里发现微量红磷;第二名死者,周玲,

二十三岁,公司文员,死于自己的出租屋,现场无打斗痕迹,

床单缝隙里找到磷粉;第三名死者,郑雅,二十五岁,美术老师,被害于画室,

画架旁散落着几点荧光粉。三起案件,间隔一个月,手法干净利落,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那诡秘的磷粉。当时的调查方向直指熟悉化学知识的人,

而化学教师赵建明,

因与前两名死者有过短暂接触曾在超市购物、给周玲的公司做过临时化学讲座,

且家中搜出过少量化学试剂,成了头号嫌疑人。“赵建明……”林夏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指尖划过档案里他的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约四十岁,戴一副金丝眼镜,神情温和,

很难将他与连环杀手联系起来。但档案里记录着他被讯问时的异常——提到磷粉时眼神闪烁,

无法合理解释自己案发时段的行踪。可惜,没有直接证据,DNA、指纹一概没有,

最终只能释放。她翻到最后一页,是赵建明的户籍信息。配偶栏空白,

子女信息却让她瞳孔骤缩——女儿,陈曦,出生日期正是二十四年前。

陈曦……车祸死者陈曦!林夏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档案室管理员抬头看了她一眼,她却浑然不觉,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几乎无法呼吸。

怎么会这么巧?五年前“磷火案”的头号嫌疑人,他的女儿,

如今死于一场疑似与磷粉有关的车祸?是复仇?还是赵建明本人回来了?或者,陈曦的死,

本身就是当年案件的延续?无数念头在她脑中飞转,乱如麻。她必须找到赵建明,

必须知道他这五年去了哪里,更要知道陈曦死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她冲出档案室,

直奔户籍科。在户籍系统里输入“赵建明”的名字,

屏幕上跳出的信息却让她心沉谷底:此人于五年前被释放后,将本市户籍迁出至邻市,

但半年后邻市的记录也断了,之后再无任何登记信息,仿佛彻底从人间蒸发。

“怎么会没有……”林夏盯着屏幕,喃喃自语。一个大活人,不可能凭空消失。除非,

他刻意隐藏了自己。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张队。“林夏,你在哪?

”张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悦,“车祸报告写完了吗?我刚才去技术科,

小李说你送了个样本过去?什么东西?”林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张队,

我在户籍科,查点东西。样本是死者鞋底的粉末,化验结果出来了,是红磷,

和五年前‘磷火案’的一样。我怀疑——”“怀疑什么?”张队的声音陡然拔高,“林夏!

我昨天怎么跟你说的?别碰那个旧案子!赵建明早就不知所踪,陈曦是他女儿又怎么样?

就因为一丁点儿磷粉,你就想把车祸往连环杀人案上扯?你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麻烦吗?

”“可是张队,这不是一丁点儿磷粉,是完全吻合的样本!

陈曦的死绝对有问题——”“够了!”张队打断她,语气冰冷,“我不管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立刻停止调查。这个案子,就按普通车祸处理,报告马上给我送过来。听到没有?

”电话被猛地挂断。林夏握着手机,指节泛白。张队的反应太激烈了,

完全不像平时那个虽然保守但还算理性的上司。他在害怕什么?是害怕旧案重提会暴露什么,

还是……他本身就和当年的案子有关?窗外的天色彻底亮了,阳光刺眼,

却驱不散林夏心头的寒意。她看着手机屏幕上张队的名字,

又低头看向电脑里赵建明消失的户籍信息,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她——这起看似简单的车祸背后,

牵扯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失踪的嫌疑人,还有警局内部那只无形的、正在试图掩盖真相的手。

而那磷火的余温,才刚刚开始灼烧她追寻真相的道路。

第三章:迷雾中的父女市局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忽明忽暗,映着林夏面前摊开的卷宗。

陈曦的个人资料被放大打印出来,附在车祸报告旁——照片上的女孩笑得灿烂,眼神清澈,

很难让人联想到她冰冷的尸体和鞋底那抹诡异的磷粉。林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指尖划过陈曦的工作经历:在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做文员,入职三年,表现平平。

但她的银行流水显示,近半年来她有频繁的大额现金支取,却并非用于消费。更奇怪的是,

她在三个月内换了三次出租屋,每次搬家都异常仓促,甚至有一次只住了半个月。

“频繁更换住址,大额现金……她在躲什么?”林夏喃喃自语,

随手点开陈曦的通话记录备份。大部分是工作电话和快递通知,但有几个号码被反复拨打,

归属地显示为邻市,却在林夏试图追查时发现已停机。最诡异的是,

有一个加密的通话文件夹,技术科费了些功夫才破解,

录音:“……我知道你在哪里……我只是想问问……当年的事……” 陈曦的声音带着颤抖,

背景音是嘈杂的车流声,随后被一个低沉的男声打断:“别找我,也别问!

忘了你知道的一切!” 通话戛然而止。林夏的心猛地一沉。当年的事?

是指赵建明被怀疑的“磷火案”,还是更早的事情?她调出赵建明的旧档案,

发现里面记录着他曾在邻市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短暂任教,时间刚好是五年前被释放后。

难道陈曦去邻市找过他?她拿起外套冲出办公室,驱车前往陈曦最后租住的公寓。

那是一栋老旧的居民楼,楼道里弥漫着油烟和潮湿的气味。陈曦的房间已被房东清理过,

但林夏凭借经验,在衣柜角落的缝隙里找到了一张揉皱的长途汽车票存根,目的地正是邻市,

日期是陈曦死前一个月。邻市的汽车站人流熙攘,林夏拿着赵建明的旧照片和陈曦的车票,

在候车室询问了一圈,终于有位检票员记起了陈曦:“这姑娘啊,好像来过几次,

每次都拿着这照片问有没有见过这人,问得特别急,眼睛都是红的。

”“她有没有说找这人干什么?”林夏追问。“没细说,就说找爸爸。”检票员叹了口气,

“后来有一次,她问完就蹲在地上哭,说‘他明明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见我’。

”爸爸……林夏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陈曦确实在疯狂寻找赵建明,

而赵建明似乎在刻意躲避女儿。是因为当年的案子,还是他本身就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她回到车上,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追踪赵建明在邻市的痕迹,

却发现他当年任教的学校早已将他的资料归档封存,人事处的人只记得他“性格孤僻,

教了不到半年就突然辞职,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户籍系统里,

他在邻市的暂住记录也只维持了八个月,之后便彻底消失,如同从未存在过。

“一个人怎么可能消失得这么干净?”林夏敲着方向盘, 挫折感在胸腔里翻涌。除非,

有人在帮他。就在这时,她的私人邮箱提示收到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一串乱码。

她警惕地打开,里面只有一张照片和一行字。照片是用长焦镜头偷拍的,

画面有些模糊:一个戴着黑色棒球帽和口罩的中年男人站在城郊一处废弃工厂的铁门前,

背影佝偻,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工具箱。工厂的牌子已锈迹斑斑,

勉强能辨认出“光明化工”四个字——正是林夏童年记忆里那片废弃厂区!

邮件附言只有五个字:“赵建明,回来了。”发件人是谁?是想帮助她,还是想引她入陷阱?

林夏盯着照片里男人的背影,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赵建明真的回来了?

他为什么要去废弃化工厂?难道陈曦的死,真的和他有关?她拿出手机,

想给信任的老同事打电话,却在拨号时顿住了。这几天,

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被监视:她调阅“磷火案”档案的第二天,

就发现其中一份证人询问笔录的原件不翼而飞;她向当年参与案件的老刑警老王打听情况时,

老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干脆把她拉到角落,低声说:“小林啊,有些案子,

过去了就过去了,别瞎折腾,对你没好处。”老王的眼神里充满了忌惮,

那不是对案件本身的恐惧,更像是对某种力量的畏惧。联想到张队三番五次的阻挠,

林夏后颈的寒毛不禁竖了起来。警局里,一定有人不想让她查下去,这个人是谁?

他和赵建明、和陈曦的死,又有什么关系?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雨点敲打着车窗,

如同无数只手指在急促地叩门。林夏看着照片里废弃工厂的铁门,那扇门像一张巨大的嘴,

吞噬着过往的秘密。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无论前方是迷雾还是深渊,

她都必须走进那片黑暗,找到那个失踪的父亲,

以及他身后隐藏的、足以将她也卷入其中的真相。

第四章:导师的阴影陈默的办公室弥漫着旧书与研磨咖啡的混合气息。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实木地板上切割出斑驳的光带,

映照出书架上一排排刑侦学专著的烫金书名。林夏坐在沙发上,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杯边缘,杯中的热咖啡早已凉透。“……所以,

陈曦鞋底的磷粉与‘磷火案’完全吻合,而她又是赵建明的女儿。”林夏说完最后一句,

抬眼望向坐在办公桌后的陈默。陈默放下手中的钢笔,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似乎在消化这惊人的信息。他今年五十岁出头,鬓角已染霜色,但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身上有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儒雅与威严。作为林夏从警校起便仰慕的导师,

他曾手把手教她勘察现场,分析卷宗,那句“真相藏在细节的褶皱里”,

至今仍是她办案的信条。“磷粉……”陈默喃喃重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五年了,

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目光却掠过林夏,

望向窗外,“赵建明的女儿……这确实太巧合了。”“不是巧合,”林夏往前倾了倾身子,

语气急切,“陈老师,我查过赵建明的下落,他就像人间蒸发一样,

但陈曦死前一直在疯狂找他。还有警局里……张队他们似乎在刻意阻挠,旧档案也有缺失,

我怀疑——”“怀疑什么?”陈默打断她,目光重新落回她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警示,

“怀疑警局内部有鬼?林夏,没有证据的猜测很危险。”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她,

“‘磷火案’当年我们查得很细,赵建明虽然可疑,但确实没有直接证据。

现在陈曦出了车祸,你想把两件事联系起来,需要更扎实的线索。”他的声音平静而理性,

像往常一样为她梳理思路。林夏看着他的背影,心头的焦虑稍稍平复了些。

或许是她太急躁了?“您说得对,陈老师,”她深吸一口气,

“我需要从磷粉的来源和赵建明的人际关系入手。只是……我不太确定该从哪里查起。

”陈默转过身,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是我整理的本市近年化工企业名录,

其中几家有红磷的采购记录。另外,赵建明当年在光明化工厂工作过,

或许可以从那里找找线索。”他的手指划过文件上“光明化工”四个字,

指尖停顿了零点几秒。林夏接过文件,注意到他这个细微的动作,心中忽然掠过一丝异样。

但她很快压下疑虑,站起身:“谢谢陈老师,我会去查的。”离开陈默的办公室,

林夏却没有立刻离开市局。她鬼使神差地走向监控室,以核实车祸周边路况为由,

调阅了陈曦死前一周,城郊废弃工厂附近的监控录像。画面在屏幕上飞速掠过,

直到她按下暂停键——画面里,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工厂外围的路口,车牌号清晰可见,

正是陈默的车。时间显示为陈曦死前三天,傍晚六点十七分。林夏的心脏骤然缩紧。

陈默去那里做什么?他为什么没提过?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到档案室,

再次翻阅“磷火案”的旧卷宗。这一次,她不再看主要嫌疑人的资料,

而是逐字逐句筛查那些被标注为“无关紧要”的证人证词。在第二起案件的附件里,

她找到了一份被忽略的询问记录:证人:王芳,清洁工,案发当晚十点左右下班,

途经死者周玲居住的小区后门,看到一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阴影里,似乎在打电话。

“……他个子挺高,背有点驼,侧脸看着挺斯文,

像个老师……” 记录员在旁边批注:“与嫌疑人赵建明体貌特征不符,排除。

”林夏的手指颤抖着划过“斯文”“像个老师”几个字。赵建明身材中等,

而陈默……身高一米八五,戴眼镜,气质儒雅,背微驼。那晚,

陈默的不在场证明是“在家备课”,但只有他妻子的证词。信任的堤坝一旦出现裂痕,

便会迅速崩塌。林夏想起陈默刚才提到“磷粉”时闪烁的眼神,

想起他对“光明化工”的刻意提及,

想起他那辆出现在废弃工厂附近的车……所有碎片瞬间拼接成一个让她毛骨悚然的轮廓。

难道……难道一直指引她追寻真相的导师,才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人?是当年漏掉的真凶,

还是如今操纵一切的黑手?她走出档案室,走廊里空无一人,灯光惨白。

墙上挂着陈默获得“全市优秀刑警”时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容温和,眼神坦荡。

可现在看来,那笑容背后仿佛藏着深不见底的黑暗。林夏靠在冰冷的墙壁上,

只觉得浑身发冷。她想起陈默第一次带她勘察现场时,曾对她说:“查案就像走夜路,

有时候你以为看到的光,可能是陷阱里的火。”那时她不懂,现在才明白,最可怕的陷阱,

往往披着光明的外衣。而她一直仰望的那束光,此刻正化作最锋利的刀,

割裂她所有的认知与信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陈默发来的信息:“林夏,

查到什么线索了吗?需要帮忙随时说。”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林夏只觉得一阵反胃。

她缓缓删掉回复框里的字,指尖冰凉。信任已碎,接下来的路,她只能独自走下去。

而前方等待她的,或许是比五年前的“磷火”更恐怖的真相。

第五章:童年的碎片深夜的公寓空无一人,只有林夏指尖的烟头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她靠在窗边,望着远处城市的霓虹,

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白天在档案室看到的画面——陈默的车停在废弃工厂外,

证人证词里那个“像老师”的神秘身影。而更让她心悸的,

是那些突然闯入意识的、破碎的童年画面。刺鼻的化学品气味。昏暗房间里,

玻璃器皿碰撞的轻响。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背影,蹲在地上,

手里捏着一小撮在黑暗中发光的粉末。还有她自己,扎着羊角辫,好奇地伸出手,

想要触碰那微弱的荧光……“啊!”林夏猛地捂住头,剧烈的头痛让她眼前发黑。

这些碎片太模糊了,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得见轮廓,却抓不住细节。但那股气味,

那微弱的磷光,和“磷火案”现场的描述惊人地吻合。她跌跌撞撞地走到酒柜前,

倒了杯威士忌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无法驱散脑中的混乱。她想起小时候,

父母总是禁止她靠近家附近的那片厂区,说那里“有毒”“危险”。可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凌晨三点,林夏驱车回到父母家。老式单元楼的楼梯间灯光昏黄,墙壁上布满了斑驳的水渍。

她敲响家门时,母亲开门的动作明显一滞,父亲则在沙发上猛地坐直了身体,

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夏夏?这么晚回来干什么?”母亲把她拉进屋,语气带着不安,

相关推荐:

妻子的精油瓶精油林薇最新好看小说_已完结小说妻子的精油瓶精油林薇
东汉道士在民国当差(周婉清冰冷)完结版免费阅读_东汉道士在民国当差全文免费阅读
别碰我顾琛林薇薇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别碰我》精彩小说
命绝红色嫁衣万钧小茹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命绝红色嫁衣万钧小茹
氧气与法律条纹冰冷一种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章节列表氧气与法律条纹(冰冷一种)
古镜寻君已成殇(苏清雅萧景珩)小说推荐完本_全本免费小说古镜寻君已成殇苏清雅萧景珩
雪崩群鸟高飞(艾岗巴于辉)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雪崩群鸟高飞(艾岗巴于辉)
石缝里的蔷薇林晚沈泽宸热门的网络小说_完整版小说石缝里的蔷薇(林晚沈泽宸)